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大漢溪濕地 北市也說讚

台北縣政府昨天啟用廣達13.1公頃的鹿角溪人工濕地,台北市長郝龍斌(左三)和台北縣長周錫瑋(右三)一起在濕地種下樹苗。
記者游順然╱攝影

台北縣政府耗資5千多萬元於樹林市大漢溪畔16公頃高灘地設人工濕地,整治鹿角溪並淨化大漢溪水成效卓著,昨天獲受邀參觀的台北市長郝龍斌稱讚「淡水河現在水質是30年來最好,是台北縣大力整治成果」,縣長周錫瑋也得意地說「台北縣市合一,我們玩真的!」

去年元月動工的鹿角溪人工濕地水域面積有13.1公頃,規畫有沉沙池、漫地流池、近自然溪流、草澤濕地和生態池,其中草澤濕地面積6萬6000平方公尺,完工後處理汙水量可達1萬2000CMD。

縣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人員指出,人工濕地是以人為操縱與控制方式,種植能承受高汙染物質的水生植物,不需添加化學藥劑即可收淨化汙水成效,同時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供生物棲息,且施工成本低廉、維護簡單,不會有二次汙染等問題。

高灘處表示,這處濕地完工後可有效減少大漢溪汙染負荷,同時挹注大漢溪乾淨水源,提供河濱公園景觀用水再利用;由於濕地保留完整河岸次生林,創造多樣性棲地,可吸引鶺鴒科、秧雞科等數十種鳥類及兩棲類爬蟲和昆蟲棲息,縣府最終希望運用濕地復育大漢溪河廊生態。

周錫瑋說,北縣新海、浮洲、茄苳溪及鹿角溪濕地陸續完工,縣府已著手規畫在淡水河流域各區段設置人工濕地或礫間淨化場,以「3年300公頃人工濕地,日處理30萬噸汙水」為目標,最重要的是只要兩年就可見到成效。

曾任環保署長的郝龍斌說,淡水河整治關鍵在台北縣,並稱讚周縣長大力取締河畔違規砂石場。

周錫瑋則表示,淡水河水質越來越好,但水量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翡翠水庫攔了新店溪水、鳶山堰攔了大漢溪水造成;他希望縣市合作多設人工濕地,讓溪水從源頭開始淨化。

稍後周鍚瑋和郝龍斌至北市,參加北市府在基隆河沿岸設置的第二座現地汙水處理設施—「成美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啟用典禮。

【2008/05/14 聯合報】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世界最大滴灌系統生產 以色列農業賴以維生

2008.04.17  中央社

     世界目前最大一家生產滴灌產品的公司是以色列的耐滴芬(Netafim )公司,而擁有這家公司的則是以色列的 Hatzerim、Magal、和Yiftah三個集體農場,而最初是由Hatzerim集體農場為了節約用水而展開。

     耐滴芬公司負責國際合作的主任Naty Barak表示,他已經在Hatzerim集體農場工作四十五年,由於他們的集體農場是在以色列的內蓋夫沙漠中,沙漠中最缺的就是水資源,為了節約用水,讓每一滴水都能夠在生產農業植物上產生作用,從一九六五年起他們就開始研究如何省水的方式,到一九六六年開始生產了第一個滴灌用的管線。

     而這個本來只是沙漠中集體農場的一個產品,隨後受到其它集體農場的採用並加盟,目前耐滴芬公司已經在全球各地擁有二萬五千名員工,所生產的滴灌產品也在世界各地銷售

     Naty Barak表示,滴灌技術與滴灌管線的生產,並不是Hatzerim集體農場有什麼遠見,主要是為了讓在沙漠中的農場能夠在利用最少的水量上,生產出最多的農作物,並以最經濟的方式生產農產品,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全球氣候的暖化,水資源愈來愈不足,讓滴灌技術也愈來愈重要,而他們的公司就可以協助世界各地缺水國家在耕作上,以最小的水量,達到最經濟,生產最多的農作物。

     Naty Barak說,植物和人一樣需要喝水,就是灌溉,而滴灌的原理是提供植物根部所需的水量,至於旁邊的土地,則不需要浪費水資源在上面,所以如何提供植物所需的水份,不浪費水澆灌在土地上,就是他們所研究發展出來的技術。

     耐滴芬目前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滴灌產品生產的公司,但他們的核心技術主要是在滴灌水管的生產與在這種管線上,有特別設計的三種塑膠片,透過特別設計的塑膠片,可以控制水與雜質的流通,再經過電腦精密的計算提供適當的養份給植物,就可以讓植物得到足夠又不浪費的水量,生產出大量的農作物。

     以色列全境到處都可以看到滴灌管線的分佈,而滴灌管線可以散佈在土表上面,也可以埋在土表下十幾公分的裡面,要看農作物或植物的種類而定。

     但小麥與玉米的耕種,目前仍未採用滴灌作業。而其它的農作物幾乎全部都可以採用滴灌方式。

鼓勵節水設備 水價年漲不逾3成

中國時報 2008.04.23  陳一姍╱台北報導

資源教育▲準總統馬英九丟出制定「人均水消耗量」目標,水利署長陳伸賢認為只要安裝省水裝置及加強重覆用水,要達成每人250公升目標不難。圖為國小推行資源教育,用水桶裝洗手、洗抹布的水,再拿來澆花。(本報資料照片╱陳美文攝)

     地球日,準總統馬英九丟出訂定「人均水消耗量目標。水利署署長陳伸賢說,扣除消費用水,國人平均每日用水量約二七○公升,只要換裝省水設備、增加重複用水,達到二五○公升目標不難。

     他並表示,台灣的水價長期偏低,調整水價,會增加大家換裝省水設備的誘因。水利署規畫,水價平均漲幅一年不超過三成。

     陳伸賢說,台灣人用水量其實已有下降,目前平均每人每天二九○公升,比八年前三一○公升少。如果把消防用水減掉,數量為二七○到二七五公升,距離全球平均二五○公升並不遠。歐洲由於天氣比較乾燥,加上用香水,每人用水量已經可以降到每人降到一七○到一八○公升。

     陳伸賢說,台灣的水價偏低,只有日本六分之一,新加坡四分之一,台灣每人自來水支出佔總支出只有○.三%到○.四%,低於世界貿易組織平均二到四%,約只有十分之一。這麼低的水費,讓民眾根本沒有誘因花一筆錢去換裝省水設備。

     陳伸賢表示,未來若要調漲水價有四大原則。第一是十度以內不調漲。第二是,區分更細的階梯定價,由現行五十度(即五○噸)一級,改成以十度為一級,十度以下水價不漲,十到二○度調價二成,每十度就一價差。十度訂為基本度,就是每月可用水十噸,一萬公升,如果以目標二五○公升來計算,正好夠一個人用四十天。

     陳伸賢建議,階梯訂價也許可以跟耗水目標結合,可以增加大家省水的誘因。

     第三大原則為,一年水價平均不漲超過三成。

     第四大原則為,採取類似夏季巔峰電價的方式,乾旱季水價比豐水期高出一○%到一五%。

     副署長吳約西則建議,要降低民眾用水,還要從建築法規著手。譬如,如果豪宅時尚SPA大量用水,用水量很難降下來,一定要從用水端開始節制;美國佛羅里達州以法令規範五星級飯店浴缸大小,台灣也可參考。政府也可考慮補助、鼓勵民眾換裝省水措施,水利署表示,例如水龍頭、蓮蓬頭、馬桶用水合計占家庭用水七○%,若全換成省水器材,可發揮節水效益。

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

成屋裝明管集水 考驗接受度

中國時報 2008.04.24  朱蘭香╱基隆報導

     雨水再利用問題,一直是近年來環保節能議題之一,台灣雨水利用協會理事長海大教授廖朝軒指出,可先從機關學校推動,民間則在新推建案時融入雨水再利用設計,若是成屋收集雨水需加裝明管,民意反映需先評估。

     教育部永續校園計畫有很多綠色校園項目,雨水再利用是其中一項,目前暖暖國小有雨水收集利用,百福國中接受扶輪社捐款設置水撲滿,年省20萬元水費,海大今年向內政部申請補助,準備在河工二館執行雨水再利用的計畫,包括澆花及沖廁。

     台灣的自來水便宜,以致於雨水再利用被認為成本高、費事、不划算,日本水費是台灣的9倍,高水費讓日本的雨水利用十分發達,今天台灣水價是政府虧錢補貼,如果水價能夠提升反映成本的話,相信在經濟誘因考量下,民間對雨水利用的問題,興趣會大大提高。

     民間若要推廣雨水再利用的話,家戶就要有儲存雨水的設備空間,若是新建案可將雨水與自來水的管線分開設計,若是暨有建物就需要改裝,在誘因不足前提下,恐怕住戶沒興趣,家戶不妨朝節約用水方向比較實際。

 

中國時報 2008.04.24 
綠屋頂集雨水 擬訂自治條例
張謙俊╱基隆報導

愛琴海之夢 ▲雨港基隆因多雨,市區房子為防漏房頂多半加蓋,導致市容雜亂無章,市府擬訂自治條例,使景觀一致。(張謙俊攝)

     為打造市長張通榮海洋風味城市,市府擬定「基隆市合法建築物屋頂加蓋作業要點」,遭內政部打回票,市府重新找到法源依據,結合綠建築有效發揮隔熱節能雨水回收資源再利用,訂出自治條例,希望敗部復活。

     《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一書,美麗的希臘建築物,讓張通榮有意移植到基隆,上任第一件事就想先改變市容,從彩繪屋頂開始,一改外地人對基隆的灰暗印象,只是市府訂出作業要點,因與中央建築法令衝突,遭打回票。

     彩繪屋頂 遭中央打回票

     市府都市發展處找了建築師專業人才,集思廣益後,為因應基隆市氣候多雨,舊建物漏水嚴重,顧及市容觀瞻、塑造地方特色,重新訂出「基隆市合法建築物屋頂搭蓋防漏設施自治條例」,準備再向中央叩關。

     都市發展處表示,過去僅著重防漏目的,如今結合綠建築概念,並將隔熱節能及雨水回收等都納入,重新包裝期獲得中央支持。

     隔熱節能 新點子再叩關

     市府訂出「合法建築物屋頂搭蓋防漏設施自治條例」,凡屋齡10年以上,5層樓以下的房屋,經建築師、土木或結構技師鑑定,確有漏水情形,得在非屋頂避難平台建築物,申請加蓋為斜屋頂。

     自治條例也明確規定,應以非鋼筋混凝土材料及不燃材料建造,須設置雨水回收再利用設施,屋頂以瓦楞鋼板施作,並依市府規定顏色施作。

     屋頂加蓋防漏申請要有專業技師簽證才能加蓋,並核准施工期限,每2年要申請複查才能繼續使用,若逾期未繳安全複檢報告書,將處1萬元限期改善,仍未改善一律以新違章予以拆除,自治條例規定比之前訂出要點更嚴苛,市府希望獲得中央認可。

時論 河水清清的省思

中國時報 2008.04.24  本報訊

     韓國清溪川、英國泰晤士河因為乾淨,最近不約而同被廣為報導,而這一東一西的兩河,相當值得基隆借鏡。

     基隆的田寮河髒臭,遠近馳名,公務部門想整治它想了20幾年,因為不得法,便任由著它名不副實多年。不過,這有一半也要歸功基隆人忍功了得,天天與一條烏漆抹黑的大水溝生活,竟不以為忤。

     雖然市民視若無睹依舊,但建議市府團隊看看清溪川和泰晤士河的例子,整治田寮河真的不該這麼牛步化。

     重現清溪川是韓國總統李明博於首爾市長任內最重要的政績,也是他能在總統大選勝出的主因之一。當年全長近6公里的清溪川何止髒臭,上頭還加蓋變成高架道路,惡劣的環境勝過田寮河百倍。李明博能在2年多的時間把清溪川整治乾淨,反觀基隆的田寮河,實在沒道理搞那麼久仍是那副德性。

     全長338公里的泰晤士河,被排放了150年的工業廢汙水,河裡生物絕跡,若說河水會毒死人,恐怕都有人信。倫敦市府花30年終還給泰晤士河一個清爽面貌,讓消失50年的海馬現蹤,想想我們的田寮河,不知何時才能讓魚群自在穿梭?

     較之清溪川與泰晤士河,田寮河整治工程是小巫見大巫,提醒公務部門腳步不但要快,還得是飛速,別讓市民認為現在的市府團隊與之前的無異,拖拖拉拉、欺負人

鹽水溪、二仁溪整治 水質改善

中國時報 2008.04.20  翁順利╱台南報導

 ▲台南市二仁溪畔目前仍會出現可疑的排水管線,意圖汙染河川。(翁順利攝)

     台南市河川汙染整治及防治,近年來已有明顯的成效,環保局指出,鹽水溪及二仁溪的RPI值,正逐年下降中,水質狀況已由重度汙染改善至中度汙染,目前的汙染整治策略除源頭減量,並加強河川巡守維護及生活汙水減量宣導,期望達到輕度汙染的目標

     二仁溪水原本為嚴重汙染河段,中央挹注近3億元整治經費,已從整治前的100%降至47.2%,工務局每日抽取三爺溪水至虎尾寮汙水處理廠處理,放流汙染物質降低懸浮物質BOD降低至每公升10毫克以下,有效改善了水質。

     最近二仁溪的河川汙染指標(RPI)指數為5.68,依汙染程度分類,屬於嚴重降為中度汙染,為歷年來罕見佳績;鹽水溪方面,包括安順排水水質改善工程每天處理量加增,BOD去除率達50%以上,水質改善也可預期。

     環保局長張皇珍強調,為提升二仁溪水域環境,將與中央及台南縣、高雄縣等環保單位繼續進行各項汙染管制及整治措施,希望二仁溪環境再生達到︰魚類重現、河面清潔無垃圾、開創親水空間等願景。

     二仁溪流域長度65.2公里,上游分屬台南縣與高雄縣,南市轄管下游段,長3.3公里,占流域5%,市境列管事業僅7家,汙染率占2.44%;鹽水溪流域全長41.3公里,上游段係屬台南縣轄境,南市所轄的下游段約14.2公里,占全長34%,汙染率占25.2%。

     在管制汙染源上,全市列管30種行業別共166家,以洗車場為最多34家,其次為電鍍業及金屬表面處理業,行政區分佈以安南區為最多78家,排放流域則以排入鹽水溪最多。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田寮河整治 3年砸4億

田寮河常有惡臭,市府獲環保署補助,6月將動工興建截流系統整治。
記者張源銘╱攝影

基隆市政府昨天指出,環保局已同意分3年補助4億3067萬元整治田寮河的汙水及兩岸景觀改造、綠美化工程,希望讓田寮河成為基隆市的觀光景點。

為整治田寮河河水汙染問題,環保署早就計畫基隆市政府沿著田寮河兩岸興建雨水溢流汙水截流系統,平日將兩岸家戶產生的汙水利用截流系統送到東1碼頭的處理站,再送往和平島汙水處理場,解決田寮河水汙染問題。下雨時,增加的雨水可從截流系統溢流進田寮河,稀釋河水。

全案在立委徐少萍力爭下,環保署曾到場會勘,市長張通榮希望環保署增加補助,一併將沿岸的綠美化及景觀改造列入。環保署昨天開會討論通過補助案,將分3年補助,屆時田寮河兩岸排水溝的汙水就不會直接排入田寮河,而是經由截流系統送往東1碼頭的處理站。

環保署指出,田寮河截排水工程包括兩岸自中正路到田寮河迴船場設置約1.9公里長的截流管,把田寮河的汙水引到東1碼頭,再經由汙水主幹管送往和平島汙水處理場,預計每日可截排汙水量為5萬8000公噸,去除有機汙染物每日9700公斤,相當於24萬人汙染量。工程經費預計需四億八千多萬元,市府負擔約4800萬元。

徐少萍強調,這次環保署在政黨輪替前短時間同意補助,希望市府加油,讓田寮河能成為像高雄愛河般的觀光景點。

【2008/04/22 聯合報】

廣東據指可能爆發流域性大洪水

 2008.04.25  中央社

     中國廣東省政府昨天召開二零零八年北江大堤防汛工作會議,據分析,今年廣東省很可能發生流域性大洪水。

     「信息時報」今天報導,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在會議上指出,歷時七年、投資人民幣二十三億元、全長六十三公里的北江大堤加固達標工程已完成,通過庫、區、堤、分洪河道聯合運用,可防禦北江三百年一遇洪水。

     黃華華強調,今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全省很可能發生流域性大洪水,中小流域尤其可能發生局部大洪水,引發局部嚴重洪澇災害。

     據說,北江大堤是中國七大必保堤圍之一,北江大堤一旦出現大問題,損失將不可估量。

     黃華華要求,要做好防汛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堅持以大堤防洪安全為中心,以水情預報、險工險段和北江大堤、飛來峽水庫、琶江天然滯洪區聯合調度為重點,未雨綢繆,推進各項工作。

珠三角水土污染 供應香港蔬菜基地北移

2008.04.18  中央社

     近年來中國珠三角地區工業快速發展,水土污染範圍日益擴散,供應香港的廣東蔬菜種植基地生存空間遭嚴重侵蝕,已逐漸往北遷移

     香港「大公報」報導,中國華南最大的供港蔬菜出口基地「潤豐國際蔬菜交易中心」每天供港蔬菜超過七百噸,佔香港進口蔬菜量的四成,但這些菜超過七成來自珠三角以外地區。

     近年來潤豐果菜公司陷入周邊地區來貨供不應求的困境,菜源管道被迫向北拓展。

     潤豐果菜公司負責人說,珠三角日益嚴重的水土污染持續扼殺菜場的生存空間

     二零零五年,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對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歷時三年的「典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探查研究」顯示,珠三角近四成農田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超標,其中一成屬「嚴重」超標。

     去年下半年起,廣東省農業廳、省環保局及省國土廳共同調查廣州、佛山、東莞、中山等地。結果顯示,分布在廣東大中城市郊區及珠三角的蔬菜基地污染問題突出,其中南海、新會局部地方耕地重金屬污染嚴重,台山、惠陽、花都、南海、番禺、新會、高明、東莞等部分蔬菜地也受到重金屬污染。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從去年四月起,對所有供港菜場實行檢驗檢疫備案管理,未獲備案通過的供港菜場及加工收購企業暫停對港出口,引發廣東供港菜場在地域分布上的「重新洗牌」。

     根據中國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資料顯示,截至三月二十五日,已公布共十三批中國供港蔬菜種植基地檢驗檢疫備案名單中,廣東北部及東西兩側共七十三家,其中韶關、清遠、湛江、肇慶等市所佔比例較大。

     另外,除惠州外的珠三角各市僅四十四家,且都位於城市的欠發達地區,包括深圳七家都在龍崗、寶安兩區,廣州十三家則在增城、從化等地。

     此外,資料顯示,中國各地供港蔬菜種植基地共有五百九十一家,觸角延伸到雲南、山東、遼寧、江蘇、河北等十多個省區,廣東僅一百五十七家,比例不足百分之二十七。

     報導說,由此可見,供港菜場出現跨省遷徙趨勢,反映出有關部門對廣東生態環境的憂慮。

建議南水北調補償機制 中國官方態度保留

2008.04.17  中央社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地的陝西省安康市漢陰縣居民,日前投書香港「大公報」,建議官方盡快建立水源區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以解決當地為工程所付出的代價。但當局的態度十分保留。

     不願具名的漢陰縣居民在信中指出,漢陰是中國國家級貧困縣,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儘管交通日益完善,漢陰縣和所有水源區一樣面臨保護與發展的困惑。

     他說,為保護水源地生態環境,當地拒絕招商引資以避免污染、關停「五小」企業,甚至不惜「透支政策」進行水土保持。

     投書民眾認為,中國政府對水源區需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對當地的考核不再以GDP(國內生產總值)等經濟發展指標為主,而是以民生、環保、社會建設等為重,以此轉變當地官員的工作方向;二是支持當地交通醫療、科教等基礎建設。

     對此,漢陰縣水利局副局長蔣友認為,村民的設想具有可操作性,「但並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綠團:曾文越域引水 戕害生態

中國時報 2008.04.16  劉尚昀╱高縣報導

     曾文越域引水工程自民國84年推動即遭到當地原住民、南台灣綠色團體與多位生態專家學者反對,質疑引水邏輯有多項關鍵謬誤,指出越域引水將導致荖濃溪下游水源枯竭影響生態,並破壞高縣溫泉資源;十五日南台灣環保與原民團體共同發出聲明,呼籲新政府停止這項計畫。

     高雄市綠色協會、南方公民社會守護聯盟等團體發表聲明表示,民進黨執政後,在92年通過曾文水庫環評開始動工,開工至今,工安及水土破壞事件頻傳;再者,已完工通水之甲仙越域引水已造成下游旗山溪嚴重枯竭,若荖濃溪引水道完工將造成生態浩劫,導致溫泉水流失與水系改變。

     聲明中指出,921地震之後荖濃溪雨季濁度甚高,水利署學者估計全年最多只可引水6400萬噸,僅為地震前計畫取水2億8千萬噸的4分之1,時空環境改變,但計畫仍繼續進行,完全不符經濟效益。

     再者,曾文水庫豐水期仍需洩洪,表示曾文水庫集水區並非缺水,只是水庫淤積嚴重,影響儲水效益,即使計畫中將增高曾文水庫儲水牆3公尺,也會淹沒週遭觀光文化景點,嚴重衝擊生態環境

     環保團體還指出,該工程經濟效益極低,政府仍堅持進行,其中必有弊端;聲明指出,越域引水工程的得標廠商,皆是高雄捷運得標包商,並且得標價是所有投標商中最高標,其中是否有弊端,企盼檢調調查。

     環保團體並呼籲先暫緩此工程,對於弊端之質疑迅速調查說明,並希望新總統馬英九能與南台灣民間團體對話,重新評估曾文越引工程之必要性,避免重蹈舊政府的覆轍。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溪流水庫汙染 養豬廢水是元凶

中國時報 2008.05.07 
林倖妃╱台北報導

     環保署昨天公布國內惡水前三名,北港溪高居榜首且較去年惡化,水庫優養化從八座降為五座,卻多集中在南部,翡翠和日月潭水庫也有劣化跡象。官員指出,河川汙水和沿岸養豬戶廢水排放無法脫離干係,養豬放流水標準寬鬆加上罰款過低,讓整治面臨瓶頸。

     環保署昨天公布的最新數據卻顯示,部份水庫和河段有惡化趨勢。去年汙染最嚴重的「惡水」前三名北港溪、二仁溪和鹽水溪,其中北港溪嚴重汙染河段從去年的三○%暴增到今年的四五%。

     列為優養化的水庫,去年八座、今年降為五座;依優養化程度分別為鳳山水庫、澄清湖水庫、白河水庫、寶山水庫和阿公店水庫。其中有四座集中在高雄縣,澄清湖水庫主要供應大高雄地區民生用水。

     以惡化情況來看,鳳山水庫優養程度全國最嚴重,已不適合作為飲用水源;翡翠水庫、日月潭水庫、新山水庫等優養化也有增加跡象,顯示種茶、觀光汙染持續擴大。

 

河川整治 從「頭」開始 養豬總量管制 年減200萬頭

中國時報 2008.05.07 
林倖妃╱台北報導

 ▲環保署農委會與養豬業者協商修正《畜牧法》,養豬總量管制將年減200萬頭。(本報資料照片╱潘杏惠攝)

     養豬業與河川整治成效有關,環保署、養豬業者及農委會協商同意《畜牧法》修正草案,將對豬隻畜養採總量管制,從現行每年九百餘萬頭降為七百萬頭,並依面積管制養豬頭數。

     環保署認為,養豬污染讓河川整治面臨瓶頸,此說引起養豬協會反彈,要環保署「不要把責任都推給豬,應該先管好人再說。」但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表示,已和農委會協商同意《畜牧法》修正草案,對豬隻畜養採總量管制。

     環保署水質保護處處長呂鴻光指出,農委會也同意未來應朝豬隻「總量管制」方向著手,由政府成立基金,補償不再畜養的養豬戶。減少養豬頭數不僅可大幅降低汙染,亦可穩定豬價,以免供過於求,造成豬戶虧損。

     潘連周指出,以年生產率估算,台灣每年豬隻供應量上千萬隻,但民國八十六年發生口蹄疫後,降為大約九四○萬頭。去年飼料價格飆漲,養豬戶賣一隻、賠一隻,很多人都不願意再養。協會和農委會研商同意修正《畜牧法》,採「總量管制」,以提供國人所需為主,降為七百萬頭以下,汙染可大為減量。

     至於管控方式,潘連周說,將依養豬場面積及豬舍大小,定出合適飼養量,每年豬產量不得超過額度。如此一來,不致因生產過剩造成豬價暴跌,豬商也可改善環境,國人可吃到放心的溫體豬,創造三贏局面,不用仰賴國外進口冷凍豬。

     潘連周說,畜牧法草案已送立法院,待立委審議通過後,對台灣的養豬事業勢必產生重大影響和變革。

西非國家擬籌募資金共同搶救尼日河水源

2008.05.01 
中央社

     西非國家領袖昨天同意共同籌募五十五億歐元(約新台幣二千五百八十億元)資金,以二十年時間整治瀕於滅絕的尼日河,並保證一億一千萬民眾的未來

     這項龐大的計畫由共同使用這條河流的九個國家所組成的「尼日河流域組織」共同決議。尼日河是非洲第三大河。

     尼日河蜿蜒流經幾內亞、馬利、尼日和奈及利亞等國家,全長四千兩百公里。這項計畫包含重新造林、土地復育及去除河流中的淤泥等。

     超過八成經費將用在開發社會及經濟基礎建設,少部分經費用來保護天然資源及生態。

     這項計畫將依照四個五年分階段實施,預計到二零二七年可以獲得成果。

     尼日河流域組織六月二十三日將於尼阿美舉行募款會議,希望能募得第一階段二零零八年到二零一二年所需要的十四億歐元經費。目前籌募到的資金只占總經費一成九。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德研究╱墨西哥灣流減弱 未來10年暖化可望減緩

20080502自由時報

〔編譯鄭寺音╱綜合一日外電報導〕「自然」期刊一日刊登的德國研究指出,大自然的氣候改變,可能在未來十年間暫時抵銷人類造成的全球暖化,讓海洋氣溫保持平穩,至少在二○一五年前甚至會暫時降低海洋溫度,不過長遠來看,地球終究還是會升溫。

德國萊布尼茲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的氣候科學家,根據他們認為即將發生的墨西哥灣流變化,做出上述預測。

他們認為,未來十年間,攜帶溫暖海水北上的墨西哥灣流將依循過去的規律暫時減弱,至少在二○一五年前,會稍微降低北大西洋、北美洲、歐洲的溫度,熱帶太平洋地區的氣溫也會因此維持穩定。

去年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的數據顯示,二一○○年前,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可能比一九八○到一九九九年間上升攝氏一點一度到六點四度,未來二十年間,全球氣溫每十年可能上升約攝氏零點二度。

但IPCC所使用的電腦計算模型,並沒有考慮到如洋流模式與海洋表面溫度等自然現象,而是根據大氣層中的碳氣體濃度、即「溫室氣體效應」推估而成。

研究作者表示,他們並非駁斥IPCC的數據,「只是想釐清事情,我們不是說人為的氣候變遷不如過去認為的嚴重,而是想說,除了暖化趨勢之外,還有可能在未來數年間,導致氣溫上升幅度低於目前預測的波動」。萊布尼茲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金里塞德說,他們的預測是到二○一五年前不會出現暖化,但之後隨著墨西哥灣流的再次變化,而會使暖化加速。

這個資訊對希望對抗氣候變遷的決策者彌足珍貴,但英國研究氣候變遷的哈德雷中心科學家伍德,對研究把焦點放在墨西哥灣流提出質疑,他說,墨西哥灣流並非僅受氣候左右,鹽分也有關係,進入北大西洋的鹽水,受到格陵蘭冰河與西伯利亞永凍土的融水影響,而使鹽分降低,一些研究認為,這種情況已減緩墨西哥灣的洋流輸送帶流量。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10年監測10→0.5公分 養殖衰微 救了地層下陷

中國時報 2008.04.11 
林美忠╱宜蘭報導

水車停擺▲宜蘭縣內海濱一帶,許多養殖池,因蝦族病變棄養,也不必再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地層下陷問題漸趨緩和。(林美忠攝)

     縣議員謝志得十日取出水利署資料表示,過去十年,宜蘭縣被列為地層下陷嚴重區,是北部唯一縣市,縣府應重視國土保持;縣府表示,過去因壯圍等濱海地區抽水飼養鰻和蝦,下陷速度是快了一些,近年來已漸趨緩和到幾近停止下陷,會持續加強監測。

     謝志得引述水利署網站資料說,宜蘭縣八十六年到八十九年,每年地層下陷約10公分,後來好一點,但九十四年還有3.1公分,此後兩年找不到資料。

     養殖業萎縮 少抽地下水

     他表示,全台共有8縣市被列為「紅色整治」的地層下陷嚴重區,7個縣市在西南部沿海,北部只宜蘭縣有地層下陷問題,實在令人擔心。

     46口監測井 數據近乎零

     謝又說,地層下陷會破壞地下含水層,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質鹽化、影響排水設施及危害建築物結構安全等後遺症,對一向強調好山好水的宜蘭,是一大諷刺與危機,縣府不能坐視。

     縣府工務處長呂學麟表示,壯圍等濱海地區一度盛行飼養鰻、蝦,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八十九年以後,因病變、病毒,蝦類等養殖業急速萎縮,後來大都棄養,抽水量大幅減少,地層下陷速度減緩,九十二和九十三年都只0.5公分。

     他說,水利署早在縣內海濱等地區設置46口監測井,全盤、定期掌控地下水位,過去兩年來,地層下陷的幅度幾乎是零,今後仍會持續監控,也請大家珍惜水資源,不要浪費水、不要亂抽地下水。

�榔大排�窄 �田海水倒灌

中��� 2008.04.09 
�先�/清水��

 �失「�」重 ▲清水��榔里�民李�用竹子指被海水倒灌的秧苗已枯死,�田水面有一�似�分的浮波。(�先��)

     台中港特定�土地重�工程旁的清水��榔里的�田,因工程�窄�榔大排,�致�田排水��法正常排放水,日前大潮,海水由排水�倒灌��田,近10甲的�田浸在水中,昨天向包商抗�,包商�承�修水��和���民的�失。

     住清水��榔里的李�、李�春、周壁煌等10多位�民,昨天下午聚集在港口路50�附近,指著排水��旁的�田�的秧苗,�得抱怨秧苗都枯了。李��,「看到�,秧苗都已�枯�了,田�的水都起波,�就是海水倒灌」。

     近10甲田秧苗枯�

     李�又�,前天深夜12��逢初一海水�大潮,海水�著�榔大排,灌�排水�,甚至快淹到�面,海水灌��田�,有的�民�然�急抽地下水��淡,但�是�不及,�害的�田面�近10甲。

     �民指著排水���榔大排交接��,包商只用�片�板和一堆沙包就要�住海水倒灌,根本��於事,�民��的�,海水淹入�田�,可能�他�3年�都�法耕�。

     李�春更直接的指出,����是台中港特定�土地重�工程造成的,因�工程�原本15米的�榔大排��成9.5米,而且�以前深,�致排水出���,去年��天也出��倒灌,�他�的�田受�,�府只��一分地1千元��,但都�法解�根本的��。

     �民批已非第一次

     李�春表示,他����域�然地�比�低�,以前即使下大雨也�有�生�倒灌,就�工程�始�近�年,才出�多次海水倒灌。

     包商德昌�造主任�富得接到警方通知�抵��查看,他�,前天深夜��海水�排水�倒灌就立即�到��,希望�民抽地下水��淡,重�工程已�原先水都集中�榔大排,�成由3�大排排放。

     �富得��民��後,提出��解�方案,一是要�民�2、3天後,看秧苗受�情形,向里�登�,�������,二是�快於1、2周�,在排水���榔大排做一�水��,防止海水再度倒灌。

掃墓幾十年 首次不用穿雨鞋

中國時報 2008.04.05呂妍庭╱嘉義報導

     東石鄉上千墳墓泡水多年,今年因公所築起深達數尺深的溝渠,積水情況稍減,不少民眾欣慰終於不用再涉水探望親人。而鹿草鄉公所為有效舒解車潮,派出資源回收車替代做接駁交通工具,貼心服務掃墓民眾。

     東石鄉沿海幾個公共墓園受地層下陷影響,每天潮水漲退,近千墓地就洗三溫暖般,逃水患之苦,以往民眾掃墓,只能徒步涉水或用木板搭個簡易橋橫渡,為改善此況,有關單位在公墓外圍挖出一道深達數尺的渠道,將排水集中在水道中,減少公墓積水面積。

     每年從高雄市返鄉掃墓的蔡姓民眾說,淹水淹了幾十年,今年第一次不用穿雨鞋來掃墓,也不用擔心淹水淹到祖先墳墓。

     蔡姓民眾說,因為淹水關係,型厝村公墓目前只剩下1/3的先人仍居住在此,其他的早已遷移到別的地方或停放至納骨塔。

     鹿草鄉公墓昨湧入大批返鄉掃墓潮,由於進出公墓道路狹窄,為避免造成交通阻塞,公所實施交管之際,也派出專車接送民眾出入,考量到高溫炎熱,清潔隊還特地把兩輛資源回收車清洗乾淨,做為替代車輛使用,平均5分鐘就有一班來回載運民眾,有效疏緩交通問題。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中國珠三角全年灰霾天氣逾140天

2008.04.11  中央社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表示,珠江三角洲全年灰霾天氣超過一百四十天,是中國最多的地區,顯示當地環保問題刻不容緩。

     廣東「資訊時報」報導,丁仲禮昨天在廣州「中國科學院珠江三角洲環境污染與控制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上,做以上表示。

     中國科學院珠江三角洲環境污染與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彭平安說,中心成立的原因是珠三角地區迫切需要建立多學科交叉、綜合性的研究機構,今後中心將成為珠三角地區承擔環境科學技術研究、區域環境規劃的核心力量。

     他說,「珠三角的大氣灰霾天數達一百四十多天一年,為全國最多。毒害污染物含量高,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大。」

     彭平安認為,灰霾的成因還不清楚,只知道是空氣中的細粒子太多,科學界還沒有找到確切原因,但可以肯定汽車排氣工業排放是重要原因,因此應提高尾氣排放標準,緩解灰霾問題。

     彭平安並指出,目前珠三角地區面臨四大環境問題:大氣污染;鹹潮、毒害物與飲水安全性,鹹潮倒灌,水體毒害污染嚴重;海岸帶環境問題突出,赤潮頻發,海洋養殖環境惡化;電子廢棄物大量增加,毒害污染物污染嚴重。

     他說,珠三角處於低緯度地區,帶來四大難點:降雨量大,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速度快;氣溫高,加速二次污染物形成;污染物的海陸相互作用強烈,污染機制複雜;發展速度快,新舊污染物疊加,複合污染。

深圳東莞主要河流污染嚴重

 2008.04.08  中央社

     中國廣東省深圳境內觀瀾河及東莞境內石馬河污染嚴重,兩河上下相連,最後流入珠江口,綿延逾百公里,堪稱珠三角「污染奇觀」。

     新華網報導,觀瀾河是東江一級支流石馬河的上游,屬東深引水工程水源補給區,也是深圳市飲用水源保護區。被深圳人稱作「母親河」的觀瀾河呈深黑色,散發出刺鼻臭味,有的河段還裸露出佈滿黑色淤泥的河床;東莞石馬河的景象同樣觸目驚心,兩河被當地民眾戲稱為「烏龍江」。

     深圳和東莞環保、水務部門負責人表示,觀瀾河、石馬河的污染問題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當局下了很大功夫治理,耗資人民幣數億元。

     他說,深圳市政府二零零三年七月制定「關於觀瀾河水質污染控制工作方案」,開展對觀瀾河部分河段的清淤和兩支流污染整治工作,東莞也投入巨資建成三十六座污水處理廠,但河流污染狀況仍無明顯改觀。

     當地政府官員和專家指出兩河治理難題:

     一是綜合治理起步晚,歷史欠賬多。深圳市寶安區水務局副局長吳新鋒說,觀瀾河的污染在二十世紀九零年代中期開始,直到二零零三年底,觀瀾河污水處理廠才正式投入使用。

     二是缺乏系統措施,分段治理效果差。在觀瀾河與石馬河交匯處的水面上有一條清晰的分界線,上游的水顏色較黑,下游的水經過塘廈污水處理廠治理後再流出,顏色淺一些。

     三是河流治理未納入城市規劃,遭遇重重阻力。早期的城市規劃偏重路網規劃,較少考慮水網規劃,沿河兩岸沒有預留足夠的河流綜合治理用地,導致目前河流綜合治理時阻力重重。

     如今,觀瀾河兩岸土地已被廠房、民宅佔滿,這些單位持有用地許可證,要他們讓道十分困難。同時,河流治理需要與規劃、國土、環保、發改委等部門及不同業主溝通、協調,審批週期長,而從提交項目建議書到動工,至少要一年時間。有的業主不肯拆遷,河流治理工期一再延誤。

     另外,觀瀾河流域一些老城區未建立排污管網,生活污水不能集中處理;有的管網規劃不合理,很難實現雨水和污水分流,需要有關部門進行改建。

「恩辰」改「寶尉」 惡行不改 砂石場排汙大漢溪超標千倍

中國時報 2008.04.09 
蔡偉祺、林家群╱北縣報導

 賺黑心錢▲縣府專案小組發現寶尉實業趁著深夜,以容易拆卸的軟管偷排汙水,前方將汙水排入下水道雨水箱涵,後方流往側溝,最後則通通進入一旁的大漢溪。(蔡偉祺攝)
 賺黑心錢▲業者現場雖設有汙泥處理設備,但仍因貪圖暴利,放著設備不用。(蔡偉祺攝)

     去年2度遭取締的樹林「恩辰」砂石場,年初更名後另起爐灶。專案小組人員監控多時,前天深夜前往樹林市八德路旁寶尉實業樹林廠收網逮人。經監測結果,汙水內的懸浮固體微粒(SS)超過36.6萬毫克,比標準值50毫克高出千倍,創下北縣有史以來的最高汙染紀錄。

     台北縣長周錫瑋昨天第一時間接獲縣府人員回報,痛斥業者以「金蟬脫殼」方式重起爐灶再度汙染大漢溪的行為,強調縣府絕對「罰到底、告到底」。

     縣府政風處長沈鳳樑表示,恩辰砂石場去年五、六月間兩度遭取締後,今年初又以寶尉實業申請砂石場執照,再度借殼上市。但專案小組人員強調,寶尉實業並未取得排放水許可,即私下違法排汙,且專案小組兩度監測該廠排出的汙水,懸浮固體微粒(SS)數據都超過30多萬毫克,汙水簡直就像泥漿一般,嚴重汙染大漢溪。

     專案小組表示,寶尉實業廠區內價值3、4千萬元的汙泥處理器設備僅供檢查,完全沒實際運作,業者為牟取暴利,將有利可圖的砂石分離後,就把其他雜物分別沖入八德街地下雨水箱涵,或環河路的側溝,再流入一旁大漢溪中。專案小組也透露,雖然寶尉登記負責人為劉達任,但其實仍同屬北縣聞人之一綽號「跛腳強」的廖晉權家族人士所經營。

     縣府人員還說,寶尉是列管18家砂石場之一,農曆年期間就有人檢舉該廠違規排汙。經過最近一個月來密集監控,前晚11時許,板橋地檢署檢察官蘇振文指揮樹林分局和縣府專案小組上門搜索,現場已停放有剛進場載運廢土的大貨車,另外還在廠區前後發現業者使用軟管排放汙水的證據。

     沈鳳樑說,寶尉實業和先前遭取締的恩辰根本就是「系出同源」,雖然業者怕遭檢舉,都是少量處理廢土,再趁暗夜不定期排汙,查緝和蒐證過程相當困難。昨天警方通知寶尉實業負責人劉達任和現場工人接受偵訊,縣府除將對寶尉實業處以撤照處分外,也將分別依水利法、水汙染防治法對業者開出60萬到5百萬不等的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