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改造黑水溝 北縣打造親水河廊

  • 2008-10-27 中國時報 【林金池╱北縣報導】

     新莊中港大排變身台灣清溪川進入最後倒數,台北縣政府昨舉辦「桃園三結義,老城穿新衣」造勢活動,縣長周錫瑋、副縣長李鴻源誓言打造全國最優美親水景觀,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模範。

     縣長周錫瑋、立委李鴻鈞、新莊市長許炳崑、縣議員黃林玲玲、葉正森、劉新龍,以及新莊代表會主席蔣根煌等上百位地方民代,昨天齊聚新莊體育場,參加中港大排河廊改造舉辦第六十場地方說明會,有上千位關心民眾共襄盛取,現場鼓陣、舞龍舞獅、鞭炮聲震耳欲聾,熱鬧滾滾。

     周錫瑋表示,長二點三公里的中港大排是有名的「黑水溝」,配合副都心都市計畫,縣府計畫「截汙引清流、景觀大改造」,營造成為親水河廊,全面改寫新莊生活環境,成為全北縣甚至是全國最漂亮的親水河廊。

     李鴻源說,預計民國九十九年完成的中港大排河廊旗艦計畫,沿線將設置十一座景觀橋梁,這次計畫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視,未來將複製到其他國家

疑設計不當 排水孔愈修愈小 北港口庄百頃田淹

  • 2008-10-01 中國時報 【許素惠╱雲林報導】

     北港好收南重畫區農田排水孔,原本足以容納一頭牛經過,重畫後竟連一個人都無法通,地方接連向縣府反應三個月都沒改善,此次颱風大雨積水宣洩不及,導致百頃農田泡湯,農民大為光火,將到縣府抗議。

     「早知道這樣,乾脆不要重畫!」劉厝里長吳水木氣慎難當說,未重畫前,無論下多大的雨都不會淹水,大家以為重畫後會更好,沒想到只是農路鋪上柏油,遇雨才知道「代誌大條」啊!

     縣議員蔡岳儒質疑排水箱涵設計不當,「那有排水孔愈修愈小的?」他說,未重畫前該區排水孔足以容納一條牛經過,施工後,連人都難過去,難怪無法有效宣洩積水。

     劉厝、頂庄、好收等農民從七月初就向縣府相關單位反應,希望速予改善。不料,地政處、水利處、雲林農田水利會互踢皮球,經過三個月都沒下文,百逾公頃農田接連飽受卡玫基、鳳凰、辛樂克和薔蜜等四個颱風侵襲,花生、水稻等一再泡湯,農民實在「凍未條」,群情激憤說要抗議。

     縣府解釋,該重畫工程完成,農田排水管轄已移交農田水利會,應由水利會處理。可是,農田水利會卻說,工程是縣府做的,應由縣府善後。農民無奈,不知誰說的才算。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行水區建屋 絕不能縱容

辛樂克颱風重創台灣,南投廬山溫泉區山崩水淹、屋倒樓塌的慘狀令人痛心,這種災變其實可以避免。

回想二○○四年敏督利颱風,台中縣和平鄉谷關溫泉區因大甲溪水暴漲,淹沒多處溫泉旅館及設施,其中一幢興建中的大型飯店就正在行水區的轉彎處,本身受到洪水直接衝撞外,也阻礙了水流;另一受災處是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溪旁一家溫泉山莊,在溪中興建堤防圍地增建休閒設施,使得該處溪床少了一半,洪水一來撞破堤防造成業者損失。

再看這次廬山溫泉淹沒或倒塌在洪水中的旅館,應該都是蓋在塔羅灣溪行水區內,只是因為國內治水慣以水泥堤防或駁坎限縮河流行水範圍,業者更爭相在河邊搶地興建「景觀飯店」以招徠顧客,導致河面愈縮愈小,有的溪流變成一條大水溝(廬山溫泉區就是這樣),山洪一來,無處宣洩,當然溢流造成重大損失。

台灣的觀光溫泉區多在山區,幾十年來因為商人只圖私利、官員執法怠惰、民代關說包庇,造成濫墾濫建、圍地自肥情形嚴重,除了廬山,台中谷關、南投東埔、台北烏來、高雄寶來,哪一處不是如此?

可悲的是長期來政府處理的態度都以「就地合法」的方向尋求解套。除了安全問題隨時引爆外,景觀凌亂更是台灣溫泉區觀光發展的毒瘤,外國人不會想來台灣泡溫泉,台灣人也寧願到日本泡景觀優美的溫泉。

廬山許多飯店侵佔河川地,導致這次災情慘重,業者或有私心、或許無知,但縣政府長期縱容觀光區違法濫建,才是問題所在。

台灣一年平均雨量是兩千五百毫米,在世界上算是豐雨地區,但降雨期不均,枯水期常只看到一泓淺水,盡目所及幾乎都是石頭,這就是台灣所謂的「旱溪」;但暴雨期間則鋪天蓋地沖向河口。豐枯水期河道寬度需求差異極大,治水就要順水,尤其現在因為氣候變遷導致大氣環流變異大,給水流的行水空間要儘可能大,河川岸邊能不利用就不利用,儘量作為洪氾時的氾濫區。政府絕對不能縱容民眾在行水區搶地建屋的行徑。

【2008/09/18 聯合報】

斷橋解析》河床沖刷 橋梁殺手

【聯合報╱本報記者蔡惠萍、楊正敏】

橋梁沖刷監測系統安裝在大度橋第12號橋墩,曾經歷艾莉颱風的考驗。 圖╱國家地震中心提供
一颱斷六橋!一場辛樂克颱風,讓后豐、牛眠、五虎寮及甲仙等四座省道橋梁倒塌斷裂,另外兩座則是位在鄉縣道上,后豐大橋更奪走了至少兩條人命,迄今四人失蹤。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台灣橋梁特別脆弱,禁不起風吹雨打,原因出在哪裡?

大小危橋 全台228座

目前全台26550座橋梁,省道橋梁2228座,另外還有500多座國道橋梁、鐵橋,還有上萬座的鄉縣道轄管的橋梁。其中像后豐大橋被列入亟待改善的省道橋梁共有40座、鄉縣道有188座,還有不少是受限於經費沒有被列在其中的潛在危橋,換言之,全台至少228顆不定時炸彈。

事實上,河床沖刷是台灣橋梁最大的「殺手」,根據公路總局調查,40座需改建的省道危橋中,17座都是肇因於河床沖刷。

橋墩裸露 像得牙周病

台灣因中間有綿長高聳的中央山脈,河川多半是東西流,因此南北通行的交通系統都需要跨越眾多的河川,而且台灣屬年輕地質,容易移動,河床比預期低,加上人為濫採砂石。交通部長毛治國就曾形容台灣橋梁面臨河床淘空、橋墩基樁裸露嚴重,就好像得了「牙周病」一樣,「牙肉萎縮、牙根露出」,使得台灣橋樑面臨嚴酷考驗。

洪水地震 兩項大挑戰

中央大學橋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仲宇指出,台灣橋梁最大的兩項挑戰一是「地震」,一是「洪水」。台灣橋梁在設計時沒有想到會發生九二一地震,「好比人有抵抗力,但對上新病毒(九二一)就垮了。」不過,九二一並沒有造成太多橋損,九二一真正的影響是造成大範圍土石鬆動,之後在每次颱風後,隨著洪水破壞橋梁。

另一方面,氣候變遷也是老橋的新考驗。王仲宇表示,近幾年來的暴雨、土石流,尤其土石流的泥流夾帶石頭,導致上游流下來的石頭動量大增,也加大了切削的能力,每年汛期來時「就沖刷深一點」,一個晚上就能沖刷2、3米,加上石頭又有側撞能量,對老橋的考驗更大。

他表示,雖然橋梁在興建時都有照標準工程規範,但一次又一次的天災,讓橋梁設計強度被消耗,新的河川沖刷作用力,遠遠超過當初河川作用力的設計,直到在一次比較大一點的颱風中,當負荷力超過它的抵抗力,橋墩「跪」了下來,橋就斷了。

王仲宇形容,洪水沖刷比較像是流行性感冒,「你知道在大流行了,可以事先預防,」就像颱風、豪雨可以事先測知一樣,地震則像是無法預測的車禍意外,不論是流感或是車禍都是屬於「急診」,橋可以斷,但絕對不可以發生死亡事件,否則付出的社會成本非常高。

腐蝕老裂 像得慢性病

至於橋梁腐蝕、老裂就像糖尿病、血脂肪等慢性病,「雖然不會致命,但醫起來很麻煩,蠻頭痛的問題,」而且成本也很高,慢性病的發生通常就已經多多少少有些徵兆,包括變形、傾斜等,因此就需要透過新的科技來達到橋梁預警效果。

除了透過新科技的協助,橋梁興建單位在未來改建或是新建也會在建築工法上,會特別加強橋梁抗洪的安全系數。公路總局表示,在橋梁設計時就會特別考慮地質與水文狀況,以大甲溪為例,因為上游蓋了攔砂壩,導致河水宛如一座小型瀑布,河面急陡、形成「跌水」現象,導致橋梁基礎被淘空。

公路總局在改建或新建的橋梁時往後把將橋墩基礎加深,且將跨距加大。公路總局解釋,因為橋墩對於河面來說就是一個「障礙物」,如果將跨距加大可以減少橋墩數量,也有助於減少河水與構造物的接觸面。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無人大船 從印尼漂流2826公里到蘭嶼

「自動」航行印尼籍海上工作平台「TRANSTAR 2501」昨天清晨擱淺在蘭嶼朗島部落海灘上,島上海巡署官兵立即封鎖現場。
圖片╱讀者謝振國提供

印尼哈力達(Harida)集團所有的「TRANSTAR 2501」海上工作平台,六月十五日因鋼纜斷裂,在海上失蹤漂流一百一十六天、近三千公里,前天中午漂進綠島海域,被海巡官兵發現,昨天清晨擱淺在蘭嶼鄉朗島部落外海邊。

「TRANSTAR 2501」長五十公尺、寬廿公尺、高四公尺,有兩個籃球場大,平台上並有廿餘輛大型機具,在海上迷航漂流長達三個多月,航程至少近三千公里,沿途海域要經印尼、菲律賓上千小島,竟未被其他船隻發現,也未擱淺到沿途小島,聞者莫不驚呼:「太玄奇了!」


「島上最缺挖土機,船上有這麼多挖土機,不留下來真可惜。」蘭嶼島上鄉民昨天一早得知有「大船」擱淺,爭相走告,還有人帶相機拍照留念,七十二歲雅美族鄉民謝紅顏說:「活這麼大把年紀,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船擱淺」。

海巡署台東海巡隊巡邏艇前天上午在綠島南方約廿五海里海域,發現這座海上工作平台,以每小時零點七海里速度,隨洋流往北漂行,登船檢查發現平台上有九輛挖土機、七輛砂石車、四輛推土機、五台發電機及五台不明作業機具。

隊長陳泗川表示,擔心工作平台碰撞到過往船隻,除在平台周邊架設夜間警示燈,也增派巡邏艇隨行戒護,警告過往船隻,並通報花蓮港務局、台東縣政府環保局緊急啟動「東部海事緊急災害應變小組」。

昨天清晨五時,「TRANSTAR 2501」在蘭嶼朗島部落外海邊岩礁擱淺,因它沒有動力,也沒有油料,沒有漏油危險;因平台四周都有防撞軟墊,也未毀損。

花蓮港務局查出「TRANSTAR 2501」是印尼哈力達集團所有,海巡人員才知它在海上已漂流一百一十五天,花蓮港務局已電請船東設法把它拖回印尼。

國內專門從事海底打撈與船舶拖運業務的「大川吉海事工程」公司表示,這座平台實在太大,拖回印尼的費用至少兩百萬元以上。

承包船險的日本海事檢定協會台灣分公司(亞東公證)副經理林耀光表示,「TRANSTAR 2501」六月十五日承載大量機具,由拖船準備從印尼小島哈馬后拖到另一小島昆達力,途中拖行的鋼纜斷裂,平台隨浪漂走失去蹤影。

船東立即通報東南亞各國協尋,也申報出險,因一直找不到,亞東公證公司上下都以為它可能已沈入海底,沒想到昨天接獲消息,竟平安漂到蘭嶼。

【2008/10/09 聯合報】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國道四號清水段 當心橋墩掏空

國道四號部分橋墩,在大甲溪暴漲時,恐直接面臨沖失危機。
記者 苗君平╱攝影

辛樂克颱風帶來的大甲溪惡水衝毀后豐大橋,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鐘丁茂昨天表示,后豐大橋斷裂是上游興建水壩與攔水堰,導致大甲溪「千瘡百孔」,才會「報應在這一代」;他也提醒,國道四號部分橋墩緊臨大甲溪,溪水暴漲直衝堤防與橋墩,容易發生掏空,要提高警覺。

國道高速公路局苗栗工務段副段長林永基表示,國道四號跨越大甲溪的橋墩,外有沈箱保護,還有成排插椿,構成兩道防線,安全沒問題,溪水暴漲時,也會派人警戒。

鐘丁茂也是靜宜大學副教授,研究大甲溪生態環境有十年歷史;他表示,后豐大橋斷裂絕非盜採砂石所致,而是上游興建水壩與攔水堰造成。

他表示,大甲溪遇有豪雨,上游匯集溪水,如同萬馬奔騰般流入大甲溪,上游大石塊流進中游,中游碎石再流進下游,下游形成細沙流進大海,如此反覆形成地形平衡。

他說,日據時代起不斷在上游興建水壩發電,為避免少水庫淤積,支流也興建10多條攔水堰,阻絕砂石流下,日積月累,造成中下游砂石掏空,水流加速,衝擊、掏空堤防橋墩,形成嚴重災害。

鐘丁茂表示,水利署可以興建現代化堤防,國道工程人員也可以不斷保護橋墩,但溪水可從地面下掏空,固堤只是治標,過不了幾年又會回原點。

他說,目前國道四號部分橋墩與大甲溪緊臨,最為險峻,平時溪水沿橋墩順流,溪水暴漲就直接衝擊,外表難查覺,一旦橋墩底部被掏空,橋面很快就會陷落,後果不堪設想。

他建議,「拆壩」是唯一治本之道,大甲溪上游共有7座水壩,現在青山壩沒有發電,可優先拆除,或許讓部分砂石流下,填補流失量,只是政府以拚經濟為前提,要拆壩恐怕很難。

【2008/09/2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