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回歸自然結合居民參與對話

中國時報 2008.05.28  本報訊

     議題四:水環境教育議題

     於幼華(台大環工所教授):

     整個大河論壇在台北縣,就是要怎樣作一個流域經營的過程中求新求變。

     尤其這個整個國際潮流,到底怎麼走,我們台灣必須在一起步的時候就抓住求新求變的主旨。另外也提到我們在治水過程中,怎麼樣跟周圍的居民發生一定的對話和互動,因為究竟工程、非工程都是為了老百姓作的。你不跟他們互動,怎麼曉得他們的意見所在,這是幾個重點。

     林建棕(台北縣深坑國小校長):

     工程不只是跟民眾溝通,更要結合教育跟下一代小公民溝通

     北縣成立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試圖推動北縣永續環境教育,首先就從水環教育來啟航,且教育工作者必須把生活轉化為課程教給下一代。

     永續中心不只推動溼地教育,同時進行節能減炭、原生植物、生物多樣性等教育,我們同時也在籌備能與國際接軌的網站,接下來中程目標希望中心可以在結合自然學習中心,善用閒置教室成為社區型的自然中心。

     馬以工(清大教授):

     濕地很容易創造,難在於維持,人工濕地也需要相當多能量才能維持。人工濕地若能從校園移到河灘,成功的可能性比完全侷限在校園要大。

     環保署多年前也在台南縣歸仁做實驗性處理池,先讓污水排到池中,淨化的水則是儲存在石礫下,如果能再進入生態池會讓它更穩定,像歸仁這邊有淨化過的水引到社區活動中心。

     北縣的溼地應做到零近損,讓河灘經費更能取得,即使有些私地很難管制,但只要定了溼地零近損政策,他就必須要恢復等面積的溼地補償。

     汪靜明(師大環教所教授):

     地球有四地:濕地、棲地、土地和大地。如果北縣推的是人工濕地,我覺得稍為窄了一點,要把溼地教育拉的更廣一點,北縣應學校生態池的人工濕地,拉到生活區域內,這是北縣永續環境教育很重要的課題。

     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應把地球四個地整合起來,把學校生態池拉到生活環境裡,再把棲地觀念加進去,像荒野協會、鳥會和賞蝶協會,他們就從民間注入非常重要力量,社區大學也很重要,正規的學校教育也很重要,期待北縣溼地教育範疇能更寬廣。

     謝蕙蓮(中研院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我們應該回歸自然,因為我們實在是離自然太遠了,要檢討修正的即是回到自然。期許北縣除了永續部份,整體核心思想應要上善若水,那是活水治理的典範,不僅只是親水,而是當淡水河真的可以游泳的時候,他就是一條活的河川,當然要有其他魚蝦生活,人才可能是安全,如果沒有生物多樣性生存,它只是水。

     策畫:余範英

     執行:呂理德、宋慧如、葉潁菡

     記錄攝影:林家群、許俊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