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治水 應多溝通事緩則圓

  • 2008-06-16 中國時報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
 ▲來自印尼、尼泊爾、新加坡及上海等地學者專家,與台灣水環境教育專家進行研討。

     人是很容易忘記事情的,像九二一大地震已經過了快十年,九二一的教訓,可能多數人都已經忘掉了。每當有大水來臨時,治水就談得特別多,但大水過了,大家也就慢慢忘了。

     古代就很早就有治水主張,漢哀帝年間,賈讓提出「治河三策」:上策不與河爭地,中策為多建滯洪設施,降低洪水威脅,下策為多設堤防。但千百年來,多數都不採用上策。其結果,就是廣建並加高堤防,讓民眾誤以為是安全,其實則不然,讓民眾生命財產動輒受到威脅。

     以美國紐奧良颶風事件為例,當地政府不斷加高堤防,這些水泥堤防在沒有水害來臨前,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很安全的,堤防內人口乃大量增加,等到卡催納颶風來時,卻不堪一擊,好像甕中捉鱉,才會造成嚴重死亡事件發生。

     在我擔任行政院九二一重建委員會執行長期間,我發現:台灣治水亦有此兩大流派,可謂如老殘遊記,是理念派與實務派之爭。前者如:不與河爭地,不斷山腳(建公路),遷易氾濫之地居民(遷村)。後者如:實務上做不到(因為區域計畫、建物管理不良,無建照房子多,生活與開山種植聯在一起,未有全套可行遷村方案),需走另一條路。

     921重建中幾個有關水的決策,涉及民意與專業、風險與溝通建立共識之問題,亦即有些事情,不能完全依照災民意思復原,必須先把問題癥結找出來,對症下藥,但災民的意見也不能忽略,必須多溝通,也就是說,急事不能急辦,事緩則圓,但仍要多溝通。

沒有留言: